儒释的相关词: 儒生、儒术、儒冠、儒家、儒教、儒雅、儒释、儒将、儒医、儒弱
儒释的意思:儒教和佛教。
儒释的拼音:[ rú shì ]
近义词的意思:
1、儒将:儒将,指有学识、风度儒雅的将帅。文采武功都很出色的将领。
2、儒者: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3、儒林:儒家学者之群。
4、儒医:旧时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
5、儒门:儒家。
6、儒商:有读书人儒雅风度的商人。
7、儒韵:指儒家的风范和韵致,也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和深邃。儒,儒家文化。
8、儒冠: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9、儒弱:文弱;柔弱。
10、儒艮:哺乳动物,全身灰褐色,腹部色淡,无毛,头圆,眼小,无耳壳,吻部有刚毛,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母兽有一对乳头。生活在海洋中,吃海草等。俗称人鱼。
11、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奉孔子,因孔子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了社会的统治思想。
12、儒学:1.儒家的学说。
13、儒生:原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14、儒术:儒家的学术。
15、儒道:1.儒家的道德原则。《荀子·子道》:“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 舜 不能加毫末于是矣。”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儒释造句:
1、唐代长安道士注重弘道,道教与儒释共同鼎立而为三教,道学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2、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
3、甚至可以说,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思想精蕴,比西方的理性来得更加深刻、透彻。
4、洞经文化为“儒道释三教的复合性文化”,进一步说,洞经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儒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民俗文化。
5、陶弘景则编造神仙谱系、建立教派的传授历史,并提出融摄儒释道三教的教义。
6、灵隐寺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
7、藉中国古代经籍之寓言故事,阐释儒、释、道哲学,启发学生透彻世事之智慧及处世之道。
8、柳宗元一生游踪可分为入仕之前、贬谪途中、永州时期和柳州时期四个阶段,其间形成了寄情山水、重视生民的“统合儒释”的旅游思想。
9、黄大仙信仰集儒释道于一身,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10、关于“哲人”,笔者以为,先生儒释道皆通,且蔚然独出机杼,已被世人尽知而至于“痴人”,许是只为二三知情者所知。
11、但是进入酒店后就时空转换,开阔中庭正对雕花繁复的“五凤楼”,百年老木上的洇水纹,儒释道故事跃然其上。
12、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二十七岁中进士,儒释道三教无不精通博识,文章学术知名当时,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
13、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每个洞都有对应供奉的神像,有道家的八仙,有佛家的南海观音,有儒家的文曲星,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并通。
14、他依据华严宗圆融无碍之说,着力提倡儒释道三教一致,认为儒教明乎仁义礼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诱群迷道教则寂默恬淡,无贪无爱。
15、这说明庐山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才成就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从而,造就了虎溪三笑的不朽经典。
儒释的诗句:
1、儒释偶同宿《冬夜与蔡校书宿无可上人院》
2、儒释曾何分《赠蜀僧钦师》
3、儒释道俱同《满庭芳·久视长生》
4、不分儒释是殊伦《留赠太平刘道士》
5、羽衣似与儒释异《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6、儒释自来曾结社《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7、挺赟惠学该儒释《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8、儒释未须谈一二《纵步过资福寺僧留饮出示净度文三教一理认经》
9、道儒释子《沁园春·叉手者谁》
10、学通儒释三千卷《寄杜侍御》
11、长乃分儒释《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
12、要知儒释共天真《有感》
13、儒释本同途《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皇侃》
14、儒释老氏鼎立如三才《寄谢碧云张高士》
15、儒释事虽殊《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
猜你喜欢:
儒生的近义词、儒术的近义词、儒冠的近义词、儒家的近义词、儒教的近义词、儒雅的近义词
儒释的近义词、儒将的近义词、儒医的近义词、儒弱的近义词、儒学的近义词、儒者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