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端的近义词: 托辞、藉端、借故、托故、借口
借端的意思:借端,汉语拼音jièduān,意思是以某件事为借口。
借端的拼音:[ jiè duān ]
近义词的意思:
1、借口:借口,汉语词语,意思是承认活动本身是错的,但是当事人否认他应当承担责任。
2、藉端: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六》:“迩来德义等国自行保护教士,而法国藉端陵人之燄稍衰,可以杜其朦混侵权之弊,於大局甚有裨益。”
3、借代:修辞格的一种。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如ᾀ红领巾积极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就是借代。
4、借读:借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èdú,意思是不能作为正式接受的学生。
5、借调:借调是一种人事安排,常见于政府及公营机构。被借调的人员会由原任机构或单位(原任单位)暂时“借”到其他机构或单位(借调单位)任职,以执行指定的工作。
6、借助:【词语解释】[drawsupportfrom;havetheaidof]凭借别人或事物的帮助以达到目的
7、借账:借债。
8、借问:借问,指询问;请问。为向人打听情况时的客气话。见《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
9、借重:[enlistsb.'shelp;relyonforsupport]借别人的权势、名望为己谋利
10、托故:借口某种原因:~不来。~早退。
11、借势:1.依靠别人的势力。
12、托辞:(1).借口。宋文天祥《自序》:“予谓此北反间也,否则托辞以逐客也。”沙汀《磁力》:“借书实在是个托辞。小袁只是随便看了看封面,就告辞了。”(2).指找借口。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果勇夫人》:“或谓夫人明哲,必托辞不行。”鲁迅《彷徨·伤逝》:“大半是被托辞拒绝,小半是我们以为不相宜。”(3).推托之辞。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我临走的时候,对你说的是要到此地的电气工场来实习,但这不过是我借口的托辞,可怜你是受了我的欺骗了。”
13、借词: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通常这种词都是音译词,比如"沙发"、“麦克风”等;英语里的"tea","kungfu"借自中文。“意译词”和“仿译词”不是借词。
14、借故:借故,拼音为jiègù,汉语词语,是指假借某种原因。
15、借字:我国民间音乐术语,北方鼓吹乐常用的移宫变调手法之一。借字即在五声音阶旋律基础上,演奏中有规律的变换原旋律某些音高,而到达移宫的目的。如将原旋律中的"宫"音变换为"变宫"音,形成上五度移宫,称"压上"(即"变宫为角");将原旋律中的"角"音变换为"清角音",形成下五度移宫,称"单借"(即"以凡代宫")等等。
借端造句:
1、如今是夏季,你的孩子不消找借端逃课去看电影。
2、若借端生事,倾陷扰乱,深足害政。
3、粽叶层层叠叠,祝福真真切切;枣儿红红彤彤,关心热热乎乎;生活幸幸福福,朋友天天企盼。谨借端午佳节,祈愿好友万事如意,开心顺利!
4、疑犯编造各种借端来粉饰本身的罪行。
5、对于这样的老人,有些人却借端生事,兴风作浪,鼓动网上那些愤青们,大骂而特骂之,我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良心到哪儿去了。
6、深恐远道传闻失实,或有奸人借端造谣,特电布闻,惟希祭照。
7、除此之外,鸿钧紫霄宫中有两童子,一男一女,那男的聪明伶俐,借端茶送水之际,听得部分精义,又教了女童,这两人就是东皇陨落之后的玉帝和西王母。
8、愚笨参议员的舆论借端引起了轰动。
9、著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各抒所见,凡有关朕躬及天下大利大害、应兴应革者,悉心条奏,毋含糊两可,毋借端影射。
10、数百名传销组织成员借端生事,推搡殴打打传人员,甚至有人拿着硬物扔向民警,高喊抢走民警的枪支。
11、不图野心枭桀,攘夺政权,借端发难,含血喷人,而盲从附和者,误信流言,愈滋疑窦,其实秉钧与应、洪手函,业经印刷流播,万目俱瞻,与杀害是一是二,自无须辩护也。
12、廖无影借端茶之机,环顾四周一眼,见酒客颇多。
13、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毁坏洋商教士的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猜你喜欢:
借词的近义词、借问的近义词、借入的近义词、借重的近义词、借助的近义词、借字的近义词
借酒的近义词、借代的近义词、借账的近义词、借势的近义词、借读的近义词、借调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