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二落的近义词: 七零八落、五零四散
五零二落的意思: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五零二落的拼音:[ wǔ líng èr luò ]
近义词的意思:
1、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
2、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3、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4、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5、五陵英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6、五大三粗:五大三粗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一个人的外型出众。通俗来说是指耳,肩膀,手,臀部和脚。第一个耳大,有福相。《广褴集》云:"耳大四寸,高耸垂肩者,主大贵寿长。"故此,民间相传耳大多富贵。在古代的农耕时期劳动人民更加喜欢的是肩膀够宽阔的男子。所以有谚语说;膀大力不缺。而手大如簸则是聚财的象征。所以有谚语说;手大能聚财。还有就是臀部大的人因为坐姿稳重,才有谚语说;腚大江山稳。一双大脚是劳作人民必不可少的躯干向往,所以才有了;脚大走四方。三粗是指脖子,手臂,和双腿。现代词释多有贬义的。但五大三粗在古代确实是一个褒义词。
7、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
8、五鼎万钟:1.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2.见“五鼎食”。3.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鼎是青铜器的主要器类,形状主要有圆鼎、方鼎和分档鼎(也叫鬲鼎)三种,最初鼎是宴享、祭祀时使用的主要器具。到了商周时期,则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4.周代实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社会等级分明,根据地位、等级差别规定在宴享或祭祀活动中使用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数量,这种不同组合和数量的器物是身份、地位的标志,称为礼器。据记载,用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鼎中盛放的食物也有不同,所谓“五鼎四簋”。现代成语中“大名鼎鼎”、“一言九鼎”等都有此而来。万钟1.指优厚的俸禄:位卿相,禄万钟。2.钟,青铜打击乐器。分特钟和编钟两种。单独悬挂的叫“特钟”,大小相次排列的叫“编钟”。西周编钟早期一组三枚,以后发展为十多枚。目前发现的柞钟一组八枚,是迄今已发现编钟枚数较多的。
9、五侯九伯:五侯九伯是汉语词汇,拼音wǔhóujiǔbó,出处《左传·僖公四年》。
10、五虚六耗:五虚六耗,读音为:wǔxūliùhào,成语,比喻弄虚作假。
11、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12、五子登科:一、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五子登科后来成为汉族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二、史称“黄平科名辈出”、“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至清末黄平有进士29名,举人251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黄平人王耘中进士,其子侄五人,中举三人,中进士两人,后人赞誉为“五子登科”。(贵州黄平县旧州古镇)
13、五彩斑斓:汉语成语,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4、五味俱全:五味俱全,成语,出自《礼记·礼运》,形容调味(酸甜苦辣咸)齐全适宜,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境等。另还有马志明的相声《五味俱全》。
15、七零八落:七零八落,汉语成语。拼音:qīlíngbāluò,释义:零零散散不集中。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猜你喜欢:
五行并下的近义词、五斗先生的近义词、五鼎万钟的近义词、五大三粗的近义词
五里雾中的近义词、五侯九伯的近义词、五洲四海的近义词、五零四散的近义词
五子登科的近义词、五彩斑斓的近义词、五味俱全的近义词、五蕴皆空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