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志的相关词: 异变、异类、异本、异观、异化、异义、异趣、异术、异说、异行
异志的意思:二心;叛离之心。《左传·襄公十六年》:“荀偃 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后汉书·袁绍传》:“董卓 拥制强兵,将有异志。”宋 沉作喆《寓简》卷八:“梦有神人谓曰:‘廷璋 忠实无异志,不可妄杀。’”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二节:“噶苏士 既解印綬,旋察 古鲁家 之异志,知事不可为,乃避难于 突厥。”
异志的拼音:[ yì zhì ]
近义词的意思:
1、异口:词目:异口拼音:yìkǒu注音:ㄧˋㄎㄡˇ1.亦作“异口”。1.不同的说法。《尉缭子·攻权》:“异口虚言,将无修容。”明徐渭《寿史母序》:“恭人居其上,天下之贤司隶,自髫至叟无或异口。”2.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2、异观:1.奇异的景象。
3、异变:1.谓变化不同。汉 贾谊《过秦论上》:“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4、异文:1.对异体字、通假字的总称。
5、异士:杰出人材。
6、异类:1.旧时称外族。
7、异说:1.不同的主张或学说。
8、异本:1.不同的版本。晋 支敏度《合首楞严经记》:“黄武 至 建兴 中,所出诸经凡数十本,自有别传记録,亦云出此经,今不復有异本也。”
9、异术:1.亦作“异术”。指不同的学说。
10、异读:指一个字意义相同,但在习惯上具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如“谁”字读shuí,又读shéi。
11、异化:异化即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也指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strengthofninebullsandtwotiger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12、异事:异事,汉语词汇。拼音:yìshì释义:(1)别的事。(2)指职司不同。(3)不平常的事。(4)奇怪的事。(5)不同的事。见《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13、异趣:异趣,汉语词汇,所属现代词,有多种意思,分别为不同的志趣,别具一格的情趣与风趣,与众不同的意趣或情趣,和别人不同的兴趣。拼音:yìqù
14、异词:异词,汉语词汇。拼音是yìcí,注音是ㄧˋㄘㄧˊ释义:表示不同意的话
15、异行:1.优异的品行。《后汉书·顺帝纪》:“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子奇,不拘年齿。”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后汉 尚书令 左雄 欲限年四十已上方可举察,胡广 駮之:茂才异行者,不拘年限。”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然予旌者什一二……盖奇节异行,事近矫饰,未可为天下恒典也。”
异志造句:
1、然而此人有异志,最终会反叛,为乱兵所杀,一生的功业都百费了。
2、及宝夤将有异志,孝通悟其萌,托以拜扫求归,乃见许。
3、袁绍上书辩护,说自己破家为国,从无异志。
4、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5、亡父从谏为李训雪冤,言仇士良罪恶,由此为权幸所疾,谓臣父潜怀异志,臣所以不敢举族归朝。
6、三百万岛民当然不可能尽为不轨之徒,即使有异志之辈,如果目睹可怕的事实,也会改心变成顺民。
7、大率惑世诬民,隐蓄异志,不然,彼个尊天主,自行其教可耳,何必游历各省,仆仆不惮烦苦若是。
8、据称,当时邵荣“骄蹇有异志,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
9、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
10、昶轻吵褊急,不能祗事世祖,大明中常被嫌责民间喧然,常云昶当有异志。
11、与魔同行,大喜无虑。心生异志,入恐怖狱。周浩晖
异志的诗句:
1、欺孤生异志《鲁港败北》
2、英雄异志凛如在《吴孙王墓》
3、功成萌异志《韩延之》
4、枭鸾终异志《挽向参议》
5、苗黎梗异志《孔侍郎镛》
6、闭门共读祥异志《送林佥宪汝雨兵备颍州》
7、异志居多刘寄奴《感时二首》
猜你喜欢:
异变的近义词、异类的近义词、异本的近义词、异观的近义词、异化的近义词、异义的近义词
异趣的近义词、异术的近义词、异说的近义词、异行的近义词、异文的近义词、异读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