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的相关词: 习武、习作、习习、习惯、习辞、习得、习于、习语、习见、习题
近义词的意思:
1、习题:教学上供练习用的题目:数学~。~解答。
2、习见:经常见到:~不鲜。这种情况一向为人们所~。
3、习水:谓熟习水性。
4、习俗: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像广东人端午节划龙舟是风俗,而广东人把“我先走了。”说成“我走先。”那是习俗不是风俗。
5、习惯: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习惯于做艰苦工作。
6、习武:练习武事;练习武艺。《诗·秦风·驷驖序》唐 孔颖达 疏:“诸侯之君,乃得顺时游田,治兵习武,取禽祭庙。”茅盾《子夜》一:“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习武骑马跌伤了腿……那么现在 吴老太爷 也许不至于整天捧着《太上感应篇》罢?”
7、习兵:习兵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之一是操演军事,出自《周礼·春官·大宗伯》。
8、习作:习作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练习性、草稿性和试验性几种。练习性的习作专为训练基本技巧而作,草稿性的习作指为最后完成作品所作的准备性作品,称草图。试验性的习作指艺术家为探索新的表现技巧而作。此外,为创作准备的各类写生材料亦称习作。小学生课堂所要求的习作,应该是指根据范文写一篇简文,练习相应的描述方法,以提高写作的技窍的训练手段
9、习性:习性(xíxìng),基本解释为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如《北史·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嬾,晚节慵转剧。”另有修养性情的意思,如《北史·常爽传》:“由是言之,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在佛学中又名习种性,即以前研习所修成的性
10、习习:“习习”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形容风轻轻地吹。
11、习得:通过学习获得:语言~。
12、习尚:1.犹风尚。2.犹崇尚。
13、习辞:习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ící,意思是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14、习气:习气,汉语词汇。拼音:xíqì释义:1、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2、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15、习养:素养。
习语造句:
1、学习语文应该听与写双管齐下,收效才快。
2、贵重的东西掉进洗手盆或者浴缸的排水管里的可悲情形衍生出了这句习语,它的意思是做或者试图去做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的事。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熟读诗经,只为泡妞。学习语文,为写情书。学习数学,约定时间。学习英语,泡外国妞。豪言壮语犹在,可是仍然单身。光棍节到了,忘记你的**理想。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熟读诗经,只为泡妞。学习语文,为写情书。学习数学,约定时间。豪言壮语犹在,可是仍然单身。小光棍节不期而至,愿早日脱单!
5、我性格乐观,为人诚实,做事认真,从不轻言放弃。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勉励我们说:"学习语言无味枯燥,要耐的住寂寞。"。
6、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但不会掌握方法等于没看。有些人认为读课外书耽误学习,这个观点是错的因为读书本是一种学习,读书能把书里的知识学到自己的脑子里,学习语、数、英能记住各种那个知识,好读书的习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
7、学习语文必须日积月累地勤加练习,才能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流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得好的。
8、这种由小到大,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了一板一眼学习语言的习惯。
9、我性格乐观,为人诚实,做事认真,从不轻言放弃。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勉励我们说:“学习语言是枯燥无味的,要耐的住寂寞。”。
10、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百科知识是习语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
11、哈特曼描述了弥尔顿在中的写作趋向,并且从柯勒律治那里借用了这个习语:,由外而内俯视自身的趋势。
12、我不知道这次习语竞赛谁会取胜,但我认为我们将会并驾齐驱,不分上下。
13、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勉励我们说:“学习语言是枯燥无味的,要耐的住寂寞。”。
14、“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15、学习语言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习语的诗句:
1、刊除浮习语丁宁《晦庵先生遗墨》
猜你喜欢:
习武的近义词、习作的近义词、习习的近义词、习惯的近义词、习辞的近义词、习得的近义词
习于的近义词、习语的近义词、习见的近义词、习题的近义词、习睹的近义词、习兵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