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的相关词: 祭地、祭奠、祭悼、祭灵、祭服、祭红、祭拜、祭旗、祭扫、祭日
祭台的意思:一·、举行弥撒祭献之台或桌。教会初期,因多在殉教者墓上举行弥撒,故通常在祭台正中的圣石内藏有殉教者骨骸,称之为altarstone。举祭时点燃蜡烛,并铺以白色祭台布altarcloths。祭台之拉丁文是altare二·、.古代为举行祭礼而建的土台。
祭台的拼音:[ jì tái ]
近义词的意思:
1、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英灵。
2、祭红:瓷器釉色名。也叫霁红,指一种鲜红的釉色。创始于 元 代后期,成熟于 明 永乐 年间。因常施于祭祀郊坛的瓷器,故名。
3、祭地:1.天子祭祀地神。
4、祭文:祭祀或祭奠时对神或死者朗读的文章。
5、祭日:祭日活动由来已久,源于华夏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传统。夏尚黑,祭日在日落之后;殷尚白,选在红日当顶时举行;周尚赤,习惯于早晨和黄昏时祭日,此时太阳皆呈红色但周代以“天”为最高神,日神品位下降,只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时节进行祭祀。
6、祭七:是旧俗所指的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7、祭扫:在墓前祭奠并打扫:~烈士陵园。
8、祭豆:古代祭祀时用以盛放祭品的器具。
9、祭旗:古代出师前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10、祭灵:祭灵(jìl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祭奠死者的灵魂。
11、祭灶:旧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神。
12、祭服: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13、祭拜:在特定的时候朝拜一些人物神明等的传统,具体的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此外还有同名图书。
14、祭蜡: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诸侯为颂扬 神农、后稷 等百神之劳功而举行的祭礼。《周礼·春官·籥章》:“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 注引《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 始为蜡。岁十二月而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15、祭醊:亦作“祭餟”。祭酹,祭祀。
祭台造句:
1、群狼在白狼老大带领下,雄纠纠气昂昂跨过篝火堆,将祭台团团围住。
2、尤其是在落日山十指峰顶的那座祭坛上,得悉祭台下那个神秘老者告知自己的有关魔神顾留方的那段惊天秘闻后,苏典于是便更加笃信,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宿命。
3、陆压神情自若的笑了笑,不知从哪里取出七斩灯,放在祭台上,以北斗方位排列。
4、告白这种事,尤其是一鼓作气再而衰,非得借助异常的头脑发热,有时连头脑发热也不行,还得有姐妹淘在旁扇阴风点鬼火,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比设祭台作法变出场大雨来得容易。夏茗悠
5、祭台旁边,钉了一个十五世纪的圣女安娜的木刻像;童年时代的耶稣的头,它不幸也和基督一样受难,竟被一颗铳子打掉了。
6、荧屏中自有时尚之道,各种大话、戏说风刮来刮去,帝王将相的题材刮完了,下一拨被玩弄的,就是这些在祭台上被冷落了许久的往圣先贤。
7、祭台供案街门前,抛洒供品祭亡灵。黄瓜面具驱鬼怪,烛台灯火指明途。祈福平安一生康,家家幸福过严冬。万圣节,愿朋友平安快乐如意!
8、在祭台对面的左侧放置着按照教阶来安排的桌子和蒲团,最高级别教士的桌子和蒲团离祭台最近。
9、堂中央供桌之上香火缭绕,几支白烛火光闪动,祭台上三牲五鼎已毕。
10、想起来,当初我还是笑着走上祭台的。以我一人性命换取一方安乐,何其伟大。洛埋名
11、白玦,我该如何做?我从未如此时一般笃定——六万年前,我就该在祭台上死去。星零
12、柳絮漫天,似在祭台上下一场轻软无终的雪,他将她抱在怀中,向石阶走去:“那就让她永远不要清醒。”她的纱帽落在地上,风卷过来,似一只断翼的蝶。唐七公子
13、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波德莱尔
14、这样假定后,小祭台、门拱、钟楼、尖塔的数目多少,那是根据世代、民族、艺术的奇思异想而。
15、小孩子们跑来跑去,把饭菜全都分别放在各个祭台上,给天、神、祖供上,让他们“吃”完后再端下来放在人们的饭桌上。
猜你喜欢:
祭地的近义词、祭奠的近义词、祭悼的近义词、祭灵的近义词、祭服的近义词、祭红的近义词
祭拜的近义词、祭旗的近义词、祭扫的近义词、祭日的近义词、祭文的近义词、祭物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