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反义词:并行不悖、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顺理成章、自圆其说、言行一致、无懈可击
自相矛盾的近义词: 格格不入、漏洞百出、前后抵触、首尾乖互、相互抵触、鬻矛誉盾
自相矛盾的意思: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一则成语故事。描述的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自相矛盾的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
自相矛盾造句:
1、你的思想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2、她觉察到他的论点有几处略微有些自相矛盾。
3、有人的言语或行动前后正好相反,可以说他"自相矛盾"。哲学上用"矛盾"来指互相依附又互相对立的两个因素。
4、人大概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所以注定要自己折磨自己。
5、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6、写论文最怕观点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7、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8、這種騎墻的態度,與歐洲在土耳其問題上的躊躇不前聯系在壹起,表明了壹個自相矛盾的新歐洲。
9、本来懦弱与勇猛是自相矛盾的,但他的个性竟然兼而有之,真是稀奇。
10、如果存在的事物是多,那么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存在都将会变成非存在,而这是自相矛盾的。
11、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对那些特别飘逸的人总会有种特别的反应。但是,她们现在却被这些自相矛盾的信号冲突折磨的死去活来。
12、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13、老师也教我们说话不要自相矛盾。
14、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15、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反义词的意思:
1、毛骨悚然:毛骨悚然成语。词义解释: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用来形容十分恐惧。注音:máogǔsǒngrán
2、量才而为:量才而为,汉语成语,是指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3、无精打采: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采:兴致。精:精神。
4、后发制人:后发制人是一个成语,意为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在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中的游戏法术也以此为名。
5、将信将疑:词目将信将疑发音jiāngxìnjiāngyí释义将:且,又。有一些相信,又有一些怀疑。近义词半信半疑疑信参半反义词深信不疑坚信不疑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示例荣禄对他是持着戒心的,所以这番愤激之言,在~之间。
6、纤悉无遗:纤悉无遗是成语,拼音xiānxīwúyí,释义为一点都没有遗漏。
7、不可企及:不可企及(bùkěqǐjí):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出自唐·柳冕《答衢州郑使君》。
8、鸣金收兵:释义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鸣金,敲钲,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9、首尾乖互: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出自《宋书·徐谌之传》:“赍传之信,无有主名,所征之人,又已死没,首尾乖互,自为矛盾。”
10、漏洞百出:漏洞百出,读音lòudòngbǎichū,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11、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汉语成语,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形容非常着急。
12、格格不入:有抵触,不相投合。格格:相互抵触。
13、屏气吞声:屏气吞声释义:犹言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犬嚎吠。”
14、无足重轻:【解释】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同“无足轻重”。
15、颓垣断壁:颓垣断壁tuíyuánduànbì,成语,形容建筑等残破的景象。
猜你喜欢:
无足重轻的反义词、不可企及的反义词、鸣金收兵的反义词、后发制人的反义词
纤悉无遗的反义词、颓垣断壁的反义词、无精打采的反义词、毛骨悚然的反义词
心急如焚的反义词、屏气吞声的反义词、量才而为的反义词、将信将疑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