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于好的反义词:话不投机
言归于好的近义词: 坠欢重拾、重修盟好、冰释前嫌、破镜重圆、言归和好
言归于好的意思:言归于好,汉语成语,作谓语、定语、宾语。言:句首助词,无义;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出自《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言归于好的拼音:[ yán guī yú hǎo ]
言归于好造句:
1、终于他们言归于好,二人坐在一块岩石上,指着夜空的星辰,争论着天上都住着那些神仙,都是长的什么模样儿。
2、为了表示对阿萨尔的感谢和言归于好。
3、梦楼,我知道你心里最大的希望是我和你母亲能够言归于好。
4、于是便对别人发脾气,闹矛盾,拒不认错,直到他们委屈自己向我们道歉,我们才承认自己的不是,和他们言归于好。
5、我们言归于好的第三天,导员通知我补考。
6、等到孩子大一些,能够旅行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带着孩子去见见两位老人,让丈夫和父母言归于好,程雯早就想好了【言归于好造句www.363233.com】。
7、克斯塔和米鲁走到了一边言归于好的同时,也聊了起来:“那个是安杰的继承人,你发现没有?”。
8、师徒在菩萨的劝解下,各弃成见,言归于好。
9、丰大人,依你之见,如果明寿自恃己见,先声夺人,不肯与巴特热言归于好,那将如何是好呢?
10、吕苑荷与康安邦一直比较恩爱,虽然在康少宇的问题上,两个人也经常顶嘴吵架,但原来每次吵过后,两口子很快就会言归于好。
11、自此,两人言归于好,虽然一切都象没有发生过一样,若不是王王珂一时冲动又做了一件事情,可能今后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这是王珂一生最后悔的事情。
12、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13、有的人家互相有些意见,甚至终年不说话、不来往的,逢年节互相一拜年,也就言归于好,不计前嫌。
14、一定是的!这一定是表示着我们已经‘言归于好’!
15、我等此去,只希望化干戈为玉帛,让诸位老人言归于好。
反义词的意思:
1、冰释前嫌: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解除。
2、数见不鲜:名称:数见不鲜拼音:发音shuòjiànbùxiān出处: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释义:解释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言归和好:言归和好,成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出自《清史稿·世祖纪一》:“昔之疆场用兵,本冀言归和好。不幸寇凶极祸,明祚永终。”
4、敌国外患:敌国外患,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5、劳苦功高: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指勤劳辛苦,功劳很大“。
6、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7、千锤百炼:锤:锤打。炼:烧炼。比喻对诗文进行多次修改润色,精益求精。也比喻久经艰苦的斗争和考验。【易淆字】捶:用拳头或棒槌敲打。练:①白绢②把生丝煮熟③练习,训练④经验多,纯熟
8、口是心非:口是心非(kǒushìxīnfēi):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出自汉·桓谭《新论·辨惑》。
9、倚门卖俏:倚门卖俏(yǐménmàiqiào):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0、心怀叵测:【发音】xīnhuáipǒcè【英译】Haveanevilintenttowards【解释】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也作“居心叵测。”泛指贬义词
11、天荒地老:天荒地老,天荒秽,地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远。常用于人们的爱情宣言。
12、入土为安:入土为安意思是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安息,生者方觉心安。我国部分地区仍以土葬为主。
13、知情达理:成语知情达理发音zhīqíngdálǐ解释:通人情,懂道理。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二小姐知情达理,自有同心,当商量出一个主意来,不可徒作楚囚之泣。”句例:他是个知情达理的人,从来不胡搅蛮缠。近义词:通情达理反义词:蛮不讲理
14、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另解:径,人为踩出的捷径,一般是直的或最短的;庭,解为院子不妥,“说文”解为房子的中央,现代又叫庭院。段玉裁解为“直”,可引申理解为“方正”。在一块方正的地上有若干条近路,把径庭理解成“悬殊”没有说服力。偏激与悬殊词意对不上,疑从《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句是河汉而无极中推想出来的。大有径庭的“有”解为又,大有径庭就可解为大又直,指某人说话夸大又直率,跟夸夸而谈意近,符合《逍遥游》原意。【“大相径庭”常误写为“大相胫庭”,应注意。】
15、琅琅上口:【词目】琅琅上口【释义】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猜你喜欢:
千锤百炼的反义词、敌国外患的反义词、倚门卖俏的反义词、数见不鲜的反义词
入土为安的反义词、天荒地老的反义词、口是心非的反义词、心怀叵测的反义词
知情达理的反义词、受宠若惊的反义词、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劳苦功高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