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法的相关词: 皴裂、皴瘃、皴法、法统、法古、法团、法程、法办、法友、法案
皴法的意思: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多以淡墨和干墨用侧锋和中锋来表现山石树身的脉络纹理和明暗向背。
皴法的拼音:[ cūn fǎ ]
近义词的意思:
1、法式:标准的格式:《营造~》。
2、法师:佛教中对通晓某种 经典并善于讲解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侣的尊称。通常也用作对佛教僧人或道教道士的礼貌称呼。
3、皴瘃:皮肤开裂,生冻疮。
4、法案:法案[bill;draftofalaw]提请立法机关审查通过颁布的法律草案;一种建议性的或规划性的法律,一个新法案已提交国会。
5、法友:指佛教徒之间有交往的人。
6、法统:宪法和法律的传统,是统治权力的法律根据。
7、皴法: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多以淡墨和干墨用侧锋和中锋来表现山石树身的脉络纹理和明暗向背。
8、法网:比喻由法律织成的 严密的罗网。一般用来指法律制裁。
9、法团:即法人。梁启超《史学之界说》:“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自注:“凡民间之结集而成一人格之团体者,谓之法团,亦谓之法人。法人者,法律上视之与一箇人无异也。一州之州会、一市之市会,迺至一学校、一会馆、一公司,皆统名为法团。”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这个大会是个法团,跟县政府自必是平行的。”参见“法人”。
10、法办:法办是汉语词汇,拼音fǎbàn,解释为依法惩办。
11、法身: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自性是清净无暇的。这就是法身。
12、法程:法则,程式。《吕 氏春秋·慎行》:“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 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13、法务:指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内部专门负责处理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
14、法槌:法官在开庭、休庭或宣布判决、裁定及维护法庭秩序时用来敲击的槌子。我国的法槌木制,槌身圆柱形,槌顶镶嵌法徽,配有方形底座。
15、皴裂:皴裂是发生在手足的深浅不一的裂纹。既是一些皮肤病的伴随症状,也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皮肤病。皴裂要注意手的养护,冬季注意保暖。
皴法造句:
1、明朝大画家石涛的画论,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和他以后各代画坛。本文论述了石涛关于“一画”、“皴法”、“似与不似”等理论。
2、首先,从外在形式看,皴法作为“程式化”的典型形态,具有形式美的因素。
3、观之,皴法繁复、笔力扛鼎,山峦叠翠、浑厚华滋。
4、松石皴法沉着老道,章法不落常套,有奇傲古拙的韵味。
5、“吴默画”是借金监丝绸印染工艺形成的新画种,它的表现技法有自己的特点。如用肌理代替“皴法”、追求自然美的表现,“具象”与“意象”相结合等等。
6、随着时代的发展,皴法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
7、傅抱石擅长画山水、仕女、高士,所作章法结构不落常套,线条纵逸挺秀,皴法融合诸家,自创。
8、此画丘壑具有北宋之雄而其笔墨兼有文人之雅,细观其多变之山石皴法及造型,为大千融合古人、置身北宋的精心杰构。
9、它与木刻水印一样无法表现绘画原作的复杂机理,特别是山水画的皴法,只能通过格式化的删简达到形似,这种画册对后来学画者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10、画中绘人物乃至松树山石皴法,行笔流畅,潇洒中见从容有序。
11、如画山水皴法的横涂竖抹,画荷杆的笔力扛鼎,画梅枝的曲铁劲韧等,皆见篆隶用笔的运化之功。
12、其次,从皴法的美学内涵上看,它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一种外化。
13、观之,皴法繁复、笔力扛鼎,山峦叠翠。
14、因此,深入研究山水画的皴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5、皴法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线条美、力度美、肌理美等方面。
猜你喜欢:
皴裂的近义词、皴瘃的近义词、皴法的近义词、法统的近义词、法古的近义词、法团的近义词
法程的近义词、法办的近义词、法友的近义词、法案的近义词、法网的近义词、法式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