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相之见的近义词: 皮相之谈
皮相之见的意思:词目皮相之见发音píxiàngzhījiàn释义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出处蔡东藩《元史演义》第十六回:“本回全叙亡金事迹,而金之所以致亡,已跃然纸上。徒谓其录述之详,犹皮相之见也。”示例郭沫若《序引》:“这种皮相之见,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近义词:皮肤之见
皮相之见的拼音:[ pí xiàng zhī jiàn ]
近义词的意思:
1、皮弁素绩:鹿皮帽子,白色衣服。
2、皮里晋书:【释义】:晋书: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一部史书。比喻博学。【出处】:《梁书·刘孝绰传》:“孝绰子谅,字求信,少好学,有文才,尤博悉晋代故事,时人号曰‘皮里晋书’。”
3、皮里膜外:不着实的意思。
4、皮开肉破: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伤势严重。
5、皮松骨痒: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6、皮相之谈: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7、皮里春秋: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
8、相惊伯有: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郑国大夫良霄字伯有,他为人奢侈又刚愎自用,嗜酒如命,与大臣子皙矛盾很深,被子皙的侄子子驷杀死,变成一个厉鬼。人们听说伯有来了吓得撒腿就跑。子产立了公孙泄和伯有的儿子良止后,厉鬼就立刻安息了。
9、皮相之士:【词目】皮相之士【读音】píxiàngzhīshì【释义】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鄙视
10、皮相之见:词目皮相之见发音píxiàngzhījiàn释义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出处蔡东藩《元史演义》第十六回:“本回全叙亡金事迹,而金之所以致亡,已跃然纸上。徒谓其录述之详,犹皮相之见也。”示例郭沫若《序引》:“这种皮相之见,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近义词:皮肤之见
11、皮里抽肉:形容身体变瘦。
12、皮破肉烂:【名称】皮破肉烂【拼音】pípòròulàn【注音】ㄆㄧˊㄆㄛˋㄖㄡˋㄌ【解释】形容伤势很重。【出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近义词】皮开肉绽、皮破血流【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受伤。
13、皮松肉紧: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14、相濡以沫:【拼音】:xiāngrúyǐmò【释义】:濡:沾湿;沫:唾沫。原指水干涸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15、皮里阳秋:【出处】《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后因晋简文帝母名春,为讳“春”字,而改作“皮里阳秋”。
皮相之见造句:
1、今之书法,唯线条美,亦不为谬,然若轻点划,实皮相之见。
2、报道说“一个桃色故事贪官露出尾巴”此言不虚,但恐怕只是皮相之见。
3、以上种种将汉语的式微归诸教育体制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不能不说这只是皮相之见。
4、一些研究者根据前八十回中一些表面现象断定雪芹原著八十回后也有贾母弃黛取钗的情节,实际上都属皮相之见,完全站不住脚。
5、从外部认识中国,虽有视角之新,但因掺杂外部国家利益而不纯正,简单的类比难免是皮相之见。
6、他们会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皮相之见,看起来有些浅显,但有时很有见地,值得参考和借鉴。
7、企业冠名,实为活跃于民众口头上的无形资产,将使企业绵绵受益而无绝期!讥之为“冤大头”者,乃斗筲之辈皮相之见也。
8、把“大众文化”同“贵族态度”截然对立,乃皮相之见。
9、近义词网www.363233.com尽量原创和收集优质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更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10、有些所谓的官员博客发自内心的真知灼见少,泛泛而谈的皮相之见多,有的甚至成为变相的政府网站。
11、许多人看到他对新旧两派都批而评之,因而在两派都受不待见,而且加以打击迫害,以为这是文人不懂政治的命运悲哀,那也是皮相之见。
猜你喜欢:
皮相之见的近义词、皮里膜外的近义词、皮相之士的近义词、皮里阳秋的近义词
皮里春秋的近义词、皮松骨痒的近义词、皮开肉绽的近义词、皮松肉紧的近义词
皮里抽肉的近义词、皮开肉破的近义词、皮肉之苦的近义词、皮里晋书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