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傍倚刀的相关词: 利深祸速、利傍倚刀、利益均沾、利惹名牵、利令智昏、利市三倍
利傍倚刀的意思: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利傍倚刀的拼音:[ lì bàng yǐ dāo ]
近义词的意思:
1、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xī)张。”
2、利傍倚刀: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3、利益均沾: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侵略 中国 的手段之一。如1843年 英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 英国 一律均沾。”1844年 美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 英 美 两国有权享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 中国 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并且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 中国 侵略的借口。沾,也写作“霑”。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烟臺 条款,德 人藉 英 之力霑利多矣,今復以修约而诛求无已,而 英 人亦乘间而导之,合力以谋之,此皆利益均霑一语阶之厉也。”
4、利令智昏:利令智昏,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常用以比喻被利益蒙蔽了智慧头脑,做出错事。
5、利出一孔:春秋时期,管子在《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中提到“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战国时期,商鞅在《商君书》亦提出“利出一孔”的思想。这个唯一的孔道,就是“农战”。除此之处的商业、娱乐等事项,尽在禁除之列。他的商鞅变法,按照“利出一孔”和“驱农归战”的中心思想。将秦国整个社会打造成了“农战”体制,全民为兵。最终得以横扫六国,实现统一。
6、利锁名缰: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7、利口捷给:发音:lìkǒujiéjǐ释义:利口:伶俐的口齿。给:言辞敏捷、敏捷的应对。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出处: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敩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8、利口巧辞: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9、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10、利利索索:干脆利落。
11、利惹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12、利害得失:利害得失,读音为:lìhàidéshī,成语,是指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13、利市三倍:利市三倍,读音为lìshìsānbèi,汉语词语,意思是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14、利灾乐祸: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15、利诱威胁:利诱:用利益诱惑;威胁:恐吓。形容软硬兼施,使别人顺从。
猜你喜欢:
利深祸速的近义词、利傍倚刀的近义词、利益均沾的近义词、利惹名牵的近义词
利令智昏的近义词、利市三倍的近义词、利诱威胁的近义词、利路名场的近义词
利口巧辞的近义词、利利索索的近义词、利口喋喋的近义词、利欲熏心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