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声的相关词: 浊混、浊重、浊浪、浊气、浊酒、浊水、浊度、浊声、浊俗、浊音
近义词的意思:
1、浊流:1.浑浊的水流。
2、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浊度:液体中悬浮粒的多少。
4、浊气:1.谷食之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王冰 注:“浊气,穀气也。”张志聪 注:“受穀者浊,胃之食气,故曰浊气。”《镜花缘》第九回:“话言未了,只听腹中嚮了一阵,登时浊气下降,微微有声。”
5、浊音:语音学中,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辅音有清有浊,而多数语言中的元音均为浊音,鼻音、边音、半元音也是浊音。世界上英、美、法、德、日、俄等国均有大量浊音,如[b]、[d]、[g]、[z]等。古汉语亦清浊对立。全浊声母包括并母[b]、奉母[v]、定母[d]、澄母[ɖ]、从母[dz]、邪母[z]、俟母[ʒ]、崇母[dʒ]、常母[dʑ]、船母[ʑ]、群母[g]、匣母[ɣ/ɦ]十三母。全清声母包括帮母
、非母[f]、端母[t]、知母[ʈ]、精母[ts]、心母、庄母[tʃ]、生母[ʃ]、照母[tɕ]、审母[ɕ]、见母[k]、影母[ʔ]、晓母[x]十三母。但今汉语中只有吴语、老湘语、部分闽北语(与吴语交界处)、极少数赣语(吴湘“浊音走廊”)保留完整的全浊声母。普通话以及大多数汉语方言没有浊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普通话中p和b均为清音,其分别在于送气与不送气,是两个音位。由于普通话中b、d[t]、g[k]实为清音却标作浊音字母,使得中国大部分学习有浊音和不送气清音的外语(如法语,日语等)时时常把不送气清音跟浊音混淆,因为在这些语言中普通话中的b、p等都是一个音,就是清辅音。6、浊俗:王建华是天津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7、浊世:浊世,汉语词语,拼音:zhuóshì,释义:1、混乱的时世。2、佛教用语,指尘世
8、浊物:浊物,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犹俗物。
9、浊酒:浊洒: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清酒醪经压滤后所得的新酒,静止一周后,抽出上清部分,其留下的白浊部分即为浊酒。
10、声源:振动着的发声物体。
11、浊乱:浊乱汉语词汇。拼音:zhuóluàn释义:1.搅扰使之混乱2.混乱3.贪赃枉法以及词语的来源
12、浊濊:见“浊秽”。
13、声响:声响,指声音;响动;比喻人们随声附和。见南朝齐王融《游仙诗》之五:“远翔驰声响,流雪自飘飘。”
浊声造句:
1、古全浊声母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一律读送气清音。
2、但全浊声母清化在吴语里已不是个别现象,金华、衢州一带方言的所谓全浊声母不少也可以记作清声母。
3、全浊上字读阴上后全浊声母变为不送气清音。
4、凡清声皆揭而起,凡浊声皆抑而下。
5、它的形貌,按照时珍大爷的描摹,锐头皤腹,促眉浊声,土形,有大如盘者。
猜你喜欢:
浊混的近义词、浊重的近义词、浊浪的近义词、浊气的近义词、浊酒的近义词、浊水的近义词
浊度的近义词、浊声的近义词、浊俗的近义词、浊音的近义词、浊乱的近义词、浊流的近义词